消息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7年11月23日 11:26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短缺藥品和原料藥市場價格,遏制經營者違法漲價、惡意控銷等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天(23日)公布了《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明確了藥品經營者不可觸碰的紅線,讓一些處在灰色地帶的經營行為成為禁區。
《指南》共十三條,對短缺藥品和原料藥領域的各類壟斷行為,如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表現形式、違法性認定進行了規定。明確了相關經營者不得就短缺藥品和原料藥實施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違反《價格法》的行為。同時,《指南》對一些藥品經營者以前認為可以規避法律的灰色地帶進行了明確。特別指出,經營者不可通過獨家交易的行為來壟斷市場控制價格。
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二處處長 徐新宇:通過暗地里控制多家公司進行交易,不公平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不公平低價購買原料藥。通過控制第三方交易人或者是通過第三方的電商平臺來實際操控價格,就是說縱向的這種價格控制行為,是違反《反壟斷法》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價格低、利潤薄、生產企業少、原料短缺等多方面原因,部分醫藥企業在一定區域內對某些品種的藥品自然處于壟斷和市場支配地位,對于涉嫌壟斷的企業,反壟斷部門今后將實施不間斷監管,對其經營行為定期進行合法性評估。
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副局長 張光遠:指南可以引導短缺藥和原料藥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也可以更好指導價格主管部門在這一領域的執法工作,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利益。
什么是短缺藥?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短缺藥品是在動態變化的,指的是在一定區域內不能正常供應的藥品。目前,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都屬于短缺藥品范疇。
用于生產藥物制劑的化學或者天然原料被稱為原料藥,雖然患者不會直接接觸,但它的供應和價格直接影響到下游制藥企業。目前我國約有1500種化學原料藥,價格的異常變動對醫藥相關產業的正常經營以及患者的切身利益都將造成重大影響。
典型案例:市場被壟斷 藥價翻倍漲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些原料藥,小眾藥和廉價藥成為價格壟斷違法行為的多發領域。
石家莊某藥店售貨員:32元只有上海信宜的,別的品牌都斷貨了。
患者:這個藥價從八九塊錢打著滾兒地往上翻,都翻到了二三十,這個我們確實有點接受不了。
這是發生在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的一起壟斷案件。作為一種治療痛風的常用藥,別嘌醇片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低價藥目錄,價格低廉。但在2015年前后,別嘌醇片從每瓶價格不到10元猛漲到30多元,甚至很難買到。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就是一起典型的短缺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實施壟斷的案件。涉事企業重慶青陽藥業有限公司與其關聯銷售公司重慶大同醫藥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協商分割銷售市場,統一調高別嘌醇片價格,致使下游藥品價格高企,供應緊張。
而作為治療肺結核的原料藥異煙肼,更是經過浙江新賽科、天津漢德威兩家公司的壟斷行為,使得價格異常上漲,2013年、2014年銷售異煙肼原料藥的價格在150元/千克至200元/千克之間,不到兩年就大幅上漲,個別批次甚至漲到了3800元/千克,有的制劑企業從經銷商拿到的原料藥價格甚至更高。
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反壟斷二處 王洋林:造成短缺藥藥品短缺的原因實際上有很多種,生產廠家確實比較少?;诙倘钡那闆r,又容易被一些不法的人進行控制,才導致了這些藥品價格發生了暴漲。
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部門相繼查處了多起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實施的價格壟斷行為,截至目前,短缺藥、原料藥價格壟斷案件的查處已覆蓋山東、重慶、湖北等十多個省市,涉案原料藥包括別嘌醇、異煙肼等多個品種,經濟制裁總額約1613萬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反壟斷二處處長 徐新宇:實際上,反壟斷執法的目標不是說促進降價或者促進提高價格,是把經營秩序恢復了。我們相信一個良性相互的競爭,價格水平肯定是反映市場供求,價格合理回歸。